我校
戈壁滩上的晒枣场
安徽对口援建的和田,有两样东西闻名于世,一是和田玉,二是和田玉枣。
这一天是本学期第一周的周五,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同胞,每周五都要做礼拜,因此各校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课从3:50提前到3:00开始,于是,我们便可以提前一节课下班离校。
这天下午,在皮山职高和皮山高中两所学校支教的
600)makesmallpic(this,600,1800);'' alt="" src="/upload_files/article/2/3_20140304110351_hj3sv.jpg" border=0 />
我们的大巴车穿过数栋正在施工中的建筑,约
600)makesmallpic(this,600,1800);'' alt="" src="/upload_files/article/2/3_20140304110306_GITIX.jpg" border=0 />
600)makesmallpic(this,600,1800);'' alt="" src="/upload_files/article/2/3_20140304110314_SYlan.jpg" border=0 />
晒枣场内的民族同胞,不停地忙碌着。民族特色十分明显,男人戴着皮质帽子;女人则都围着头巾,且大多半蒙着面,几人一丛围坐在由纸箱垒起来的台板前,把枣子按大小分拣到不同的筐中。我们的问话,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得出来没听懂,但她们都很友善。枣场中间是一台由国家补贴赠送的分拣枣子的机具。待分拣的枣子倒入机械中间的圆筒中,枣子从小到大分别滚落到不同的筐中,形成规格和价格各异的和田玉枣。
600)makesmallpic(this,600,1800);'' alt="" src="/upload_files/article/2/3_20140304110333_wxym2.jpg" border=0 />
戈壁滩上的沙尘,随着阵风不停地落在满地的枣子上,也落在我们的衣服上、头发上。听说这里的沙尘是和田玉枣的保鲜粉,怪不得这满场的枣子长期堆放都不变味,嚼劲中带着韧劲,甜甜的而没有酸味。可能南疆这儿日照时间长,空气干燥,雨水少是和田玉枣质优味美的根本原因吧。但“歪瓜瘪枣”是和田玉枣的本来面目,看上去皱巴巴、灰蒙蒙的,是从内地超市或网上购买到的鲜亮、壮实的枣子所不可比拟的。这也许就是最典型的原生态的绿色干果吧。晾晒现场购买的枣子价格五、六十元
600)makesmallpic(this,600,1800);'' alt="" src="/upload_files/article/2/3_20140304110354_w3ZZ9.jpg" border=0 />
600)makesmallpic(this,600,1800);'' alt="" src="/upload_files/article/2/3_20140304110301_VosB6.jpg" border=0 />
我们一行,人手一箱,付好钱,上了车,正准备离开时,透过车窗见到非常意外的一幕:刚才还在忙碌的维族同胞,突然间在晾晒枣子的塑料布上,跪成了两排,面朝太阳,静悄悄地,男人在第一排,女人跪第二排。原来,大家一起跪拜祷告。因为劳动来不及到清真寺,便因陋就简地在晒枣场里做起了本周的礼拜。急忙地,我准备下车去近距离地照几张像,但同车的维族老师坚决而果断地制止了,我还是忍不住隔着车窗玻璃摄下了他们跪拜的背影。但从刚才制止我下车拍照的眼神中,还是能隐约地看到些许的抑郁和不悦。我讪讪地微露歉意,示意只是好奇和想了解,不是不恭。
600)makesmallpic(this,600,1800);'' alt="" src="/upload_files/article/2/3_20140304110314_8kjVs.jpg" border=0 />